
厦门易仕通科技有限公司
经营模式:生产加工
地址:厦门市同安区西柯福明路200号2#厂房
主营:吸塑盒吸塑托盘吸塑面罩,吸塑内托,吸塑包装吸塑定制
业务热线:0592-7618969
厦门易仕通(推荐商家)-PET吸塑盒定制周期
厦门工业吸塑,厦门吸塑盒,厦门吸塑包装
吸塑底托的耐用性能解析
吸塑底托作为广泛应用于包装领域的支撑结构件,其耐用性直接影响产品运输安全性与长期使用价值。其耐用性能主要受材料特性、结构设计、生产工艺及使用场景四方面因素影响。
一、材料特性决定基础性能
吸塑底托多采用PET、PVC、PP等高分子材料,其中PET具有优异的抗冲击性和透明度,适用于精密电子产品包装;PVC兼具刚性与成本优势,常用于工业零部件固定;PP材料因耐高温(可达120℃)和柔韧性突出,在食品级包装及重复使用场景中表现更优。材料厚度通常为0.3-2.0mm,厚度每增加0.1mm,抗压强度提升约15%-20%。特殊改性材料如添加抗静电剂、阻燃剂等可满足特定行业需求。
二、结构设计强化功能性
通过立体成型技术,吸塑底托可产品轮廓,配合加强筋、蜂窝结构等设计,能将承重能力提升30%-50%。边缘采用3-5mm翻边加固设计,可有效防止运输中的边缘开裂。针对易碎品开发的缓冲槽结构,通过力学分散设计,可将抗冲击性能提高2-3倍。合理的壁厚梯度设计(主体0.8-1.2mm,加强部位1.5-2.0mm)在保证强度的同时实现轻量化。
三、生产工艺影响耐久度
吸塑成型时的温度控制(通常180-220℃)直接影响分子链排列密度,温差±5℃会导致抗拉强度波动10%-15%。模具精度需控制在±0.1mm以内,避免结构应力集中。后处理工艺如UV涂层可使表面耐磨次数提升至5000次以上,处理能延长食品级底托使用寿命30%。
四、应用场景的差异化需求
在物流运输领域,需满足ISTA2A标准跌落测试;包装须耐受121℃高温高压灭菌20次循环;户外电子产品包装要求通过IP54防护等级测试。循环使用型底托经过500次装卸测试后,形变量应小于2%。环境适应性方面,-20℃低温脆化率和60℃高温形变率需分别控制在3%和5%以内。
综合来看,吸塑底托的耐用寿命可达3-5年(循环使用场景),静态承重可达50kg,动态抗跌落高度超过1.2m。通过材料改性、结构优化和工艺控制的三维提升,可针对性满足不同行业的耐用性需求,在降低包装破损率的同时实现降本增效。

吸塑内衬打样流程及注意事项
吸塑内衬作为产品包装的保护部件,其打样过程直接影响量产效率与成本控制。以下是打样流程及关键要点:
一、材料选择
根据产品特性选择PVC、PETG、PS或环保PLA材料。电子类产品多采用抗静电PETG(厚度0.3-1.5mm),优先级PS(0.5-2.0mm)。需提供材料透光率、拉伸强度等物性参数表。
二、模具制作
1.石膏模:适用于首版验证(制作周期2-3天,成本约500元)
2.铝模:精度±0.1mm,可重复使用2000次以上(制作周期5-7天,费用3000-8000元)
3.3D打印模:快速验证复杂结构(24小时出模,表面粗糙度需后期处理)
三、成型参数调试
温度控制:上加热板120-180℃,下加热板低10-15℃
真空度:-0.08~-0.095MPa保持6-12秒
冷却时间:根据材料Tg点设定,PETG需强制风冷30秒以上
四、质量检测项
1.尺寸公差:主体结构±0.5mm,卡位部位±0.2mm
2.跌落测试:1.2m自由跌落3次无破损
3.适配性:与产品间隙控制在0.3-1mm缓冲空间
常见问题解决方案:
-边缘翘曲:增加压边框宽度至15mm以上
-厚度不均:调整加热区功率分布,优化拉伸比(建议1:1.8-2.2)
-气泡缺陷:预烘料片(60℃×2h)并控制吸塑速率<8mm/s
打样需提供产品3D图纸(STEP格式)、承重需求及运输测试标准。建议制作3-5个渐进式样版,逐步优化拔模斜度(≥3°)和加强筋布局。通过DFM分析可降低量产成本15%-30%,典型打样周期为7-12个工作日。

吸塑底托定制周期通常需要15-30天完成,具体时长受产品复杂度、模具制作、材料选择及订单量等因素影响。以下是定制流程及周期分解:
一、需求沟通与确认(1-3天)
客户需明确底托的尺寸、厚度、材质(如PVC、PET、PS等)、承重要求及表面处理工艺(植绒、防静电等)。技术团队将评估可行性,若设计需调整或材料特殊(如进口环保材料),周期可能延长。
二、模具开发阶段(5-10天)
1.简易模具:单腔铝模适用于小批量订单,3-5天可完成。
2.复杂模具:多腔钢模需CNC精密加工,耗时7-10天。异形结构或带卡扣设计需增加试模次数,可能额外增加2-3天。
*注:模具费用通常单独核算,部分厂家支持模具费返还政策。*
三、样品生产与确认(3-5天)
首样生产后需进行尺寸校验、跌落测试及适配性检测。建议客户同步寄送实物产品进行匹配验证。若需修改(如调整边缘倒角角度),每次返工增加2-3天。
四、量产阶段(3-10天)
1.小批量(<5,000件):3-5天可完成,采用半自动吸塑机生产。
2.大批量(>10万件):全自动生产线配合多模轮转,日均产能可达2-3万件,但排产需提前预约。
*特殊工艺(如UV喷涂)或异形冲切会降低20%-30%产能。*
五、物流运输(1-7天)
长三角/珠三角区域陆运通常1-3天达,跨境订单需预留清关时间。建议选择打托+缠绕膜包装,降低运输损耗风险。
周期优化建议:
1.优先选用厂家现有模具库匹配度>80%的通用方案
2.采用0.5-1.2mm标准厚度PVC材料
3.提前提供3D图纸(STP/IGS格式)减少设计反复
4.避开春节/中秋等生产旺季下单
旺季周期可能延长40%,建议预留10天缓冲期。部分厂商提供加急服务(额外支付30%加急费可压缩至10-12天),但需评估模具耐久度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