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厦门易仕通科技有限公司
经营模式:生产加工
地址:厦门市同安区西柯福明路200号2#厂房
主营:吸塑盒吸塑托盘吸塑面罩,吸塑内托,吸塑包装吸塑定制
业务热线:0592-7618969
鲤城PET吸塑盒-厦门易仕通-PET吸塑盒抗压性能
厦门工业吸塑,厦门吸塑盒,厦门吸塑包装
吸塑包装盒价格参考及影响因素分析
吸塑包装盒作为广泛应用于食品、、电子等行业的包装形式,其价格受多重因素影响,常规价格区间在0.2-8元/个不等,具体可参考以下影响因素:
一、材料成本
1.材质类型:PVC(0.8-1.5万元/吨)、PETG(1.3-2.2万元/吨)、PET(0.9-1.6万元/吨)为主要基材,环保型PP材料溢价15%-30%
2.厚度规格:常用0.15-0.8mm,厚度每增加0.1mm,成本约上涨8%-12%
二、生产规模效应
•小批量(1000个以下):单价0.5-8元,模具费占成本40%-60%
•中批量(1万-5万):单价降至0.3-2元
•大批量(10万+):单价可压缩至0.15-0.6元
三、工艺复杂度
1.结构设计:普通平底盒成本,异形结构增加20%-50%加工费
2.表面处理:覆膜/烫金工艺加价0.05-0.3元,丝网印刷加价0.1-0.5元
3.特殊需求:防静电处理溢价15%-25%,食品级认证增加10%-20%成本
四、模具投入
•铝模:单价800-5000元,寿命50-100万次
•铜模:2000-8000元,精度更高
•石膏模:300-1000元,适用于样品打样
建议采购方可通过以下方式优化成本:
1.年度集采:批量超10万件可获5%-15%折扣
2.标准化设计:减少异形结构可降本20%+
3.区域集中采购: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厂商密集,物流成本较低
注:以上价格为2023年市场参考价,具体需根据实际图纸、订单量及付款方式与供应商议价,常规交货周期7-15天,加急订单需额外支付30%-50%加急费。建议优先选择通过ISO9001和ISO14001认证的合规供应商。

吸塑包装盒是一种通过吸塑工艺将塑料片材加工成特定形状的包装容器,凭借其轻便、耐用、可定制等特性,在多个领域展现出的多功能性,成为现代包装行业的优选方案。
1.广泛的适用性
吸塑包装盒可根据产品需求调整材料厚度、颜色及结构,适用于食品、、电子、化妆品、五金工具等多个行业。例如,在食品领域,其高透明度可直观展示产品外观,密封性可延长保质期;在行业,独立腔体设计确保药品卫生安全;电子产品包装则通过防震结构保护精密部件,减少运输损耗。
2.保护与展示双重功能
吸塑盒通过塑形紧密包裹产品,有效缓冲外力冲击。其透明材质便于消费者查看商品细节,同时配合印刷技术添加品牌信息或使用说明,兼具营销与实用价值。例如,玩具包装常采用吸塑+纸卡形式,既固定产品又强化视觉吸引力。
3.环保与成本优势
采用PET、PP、PS等可回收材料制作的吸塑盒符合绿色包装趋势,部分厂商还推出生物降解材质。相较于注塑工艺,吸塑生产周期短、模具成本低,适合中小批量订单,且轻量化设计可降低物流费用。
4.高度定制化设计
通过数字化模具开发,吸塑盒能匹配异形产品轮廓,如、精密零件的专属包装方案。叠加UV涂层、烫金等工艺可提升质感,满足品牌需求。
随着智能化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化,吸塑包装盒将进一步融合RFID、温控感应等技术,并在循环利用体系上突破创新,持续拓展其功能边界,为供应链提供更的包装解决方案。

吸塑底托是一种采用热塑性塑料通过真空吸塑工艺制成的包装材料,其环保性能主要取决于原料选择、生产工艺及废弃处理方式。以下从多个维度分析其环保特性:
1.原材料环保性
传统吸塑底托多采用PVC、PS等石油基塑料,这类材料在自然环境中降解周期长达数百年,焚烧会产生等有害气体。目前环保改进方向集中在使用PET、PP等可回收塑料,其中PP(聚)因耐高温、易回收的特性,回收再加工率可达90%以上。部分企业开始尝试PLA(聚乳酸)等生物基材料,原料来自玉米淀粉,可在工业堆肥条件下6个月内降解,但成本较高且对降解环境要求严格。
2.生产环节优化
生产企业通过节能型吸塑机降低30%-50%能耗,采用水循环冷却系统减少水资源消耗。模具优化设计可使材料利用率提升至95%,减少边角料产生。部分工厂引入光伏发电,进一步降低碳足迹。
3.回收处理体系
PET吸塑托盘的回收价值较高,经分拣、破碎、清洗后可再造为纤维或包装材料。但当前回收率不足20%,主因是流通环节缺乏分类回收机制。日本等国家推行"托盘返还系统",通过押金制实现80%以上回收率,值得借鉴。
4.替代方案对比
与发泡塑料相比,吸塑底托可多次使用且更易回收;相较于纸塑托盘,其防潮性和抗压强度更优,但纸塑在自然降解性上更具优势。德国已有企业开发出秸秆纤维+PLA复合材质的吸塑托盘,兼顾性能与环保。
5.政策驱动创新
欧盟塑料税(800欧元/吨不可回收塑料)倒逼企业转型,我国"十四五"塑料污染治理政策也明确要求2025年可降解材料替代30%传统塑料。部分食品企业开始采用可堆肥吸塑托盘,并印有降解认证标识引导消费者正确处置。
总体而言,吸塑底托的环保性能呈现两极分化:传统石油基产品仍存在污染隐忧,而采用再生塑料或生物基材料的已具备绿色竞争力。未来需通过材料革命、闭环回收系统及政策激励的综合作用,才能实现包装减量化与循环化的平衡。
